能源与动力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和能源动力领域相关基础理论,掌握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求真务实,能开拓创新、引领发展的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新能源开发、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与环境保护、能源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管理等方面工作。为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人才,借鉴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培养和提高卓越工程师方向的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知识能力
1.系统掌握能源动力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 自然科学知识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能源动力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能源动力领域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针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能够基于能源动力领域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能源动力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理解并掌握能源动力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核心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 等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