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新兴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高效清洁开发利用、常规能源与固体废弃物高效清洁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能源动力设备与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能从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器件、设备与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测试、运行、管理等专业工作,富有专业精神、视野开阔、竞争力强、创新意识浓的高素质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
知识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素养;
2.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5.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系统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核心课程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传热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电机学、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风力发电原理、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应用、氢能与燃料电池、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场电气工程、风电机组控制与优化运行、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建模与仿真、动力机械强度学、工程材料、风电机组计算机辅助设计、风力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电子技术、Matlab应用等。
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