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医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水生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水生动物病理学、水生动物药理学、水生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等方面知识,具有水生动物疾病的诊断、预防等方面能力,了解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先进技术、前沿研究,培养能够在水产养殖、动植物检验检疫、生物或化学医药等行业从事水生动物疾病防治、检验检疫、渔药开发等生产、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知识能力
1.专业相关知识
掌握水产、生物、环境和医学等方面等基础理论知专业知识,并能够用于解决水生动物医学专业领域的复杂临床实践问题。
1.1 掌握生物、环境、化学、水产和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认识自然规律的普遍性基础知识。
1.2 具备扎实的外语、计算机等基础学科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等支撑专业学习和技术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奠定坚实的知识拓展与自我提升的能力基础。
2.问题分析能力
综合运用水产、生物、环境和医学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结合现代化工具进行检索、总结和归纳,分析水产养殖生产中病害防控实践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结合多学科交叉理论知识,对水产养殖专业领域复杂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和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2.2 掌握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进行文献检索和信息、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借助文献、资料的研究客观分析和准确表达复杂专业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基于水生动物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展水生动物病害技术开发和临床实践设计、优化;针对水产养殖关键生产环节中存在的病害防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技术开发、方案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掌握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生产环节的病害防控关键技术,具备从事水产动物病害防控的基本技能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
3.2 能够结合新兴水产养殖技术,提出病害防控技术设计方案并优化,能解决关键生产环节中存在的复杂病害防控解决方案;并充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
能够基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理论原理与技术操作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病害防控领域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解释等,并通过信息综合处理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针对水产领域的科学问题研究,具备研究技术路线优化、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并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加以分析、解释和讨论。
4.2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了解水产养殖学和生命科学的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能撰写规范的科学研究论文,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5.使用现代工具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基本方法,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文献资料、生物信息学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对水产专业领域复杂问题进行预测、模拟与仿真,并理解其局限性。
5.1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科学、水产科学等研究领域仪器、设备和工具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理解其局限性,并在解决复杂专业问题和科学研究中合理选择并使用。
5.2 掌握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工具和多学科交叉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水产专业领域问题进行预测、模拟与仿真的能力,并理解其局限性。
6.产业与社会
能够基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相关实践活动和复杂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掌握内陆水域、浅海、深远海和滩涂养殖中的病害问题,了解上述的水产养殖中病害问题对产业和社会造成的影响。
6.2 熟悉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规律有明确的认识,能够理解和评价水产产业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正确认识水产产业发展现状,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了解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7.2 正确认识水产品安全、营养健康、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国家发展重大问题,能够理解和评价水产活动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水产养殖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8.2 充分理解国家农业战略、海洋战略和新农科发展思路,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和“爱农知农为农”素养;具有扎根基层、服务地方和产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9.个人和团队
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理解团队中各个角色的含义及团队协作对于整个团队的意义。
9.2 能够在团队中根据角色要求发挥应有的作用,能够综合团队成员的意见,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10.沟通
能够就水产相关行业的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书面或现代化媒体技术等方式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10.2 能在国际业界中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能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俗,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水产相关行业所涉及的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理解并掌握水产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文化、教育等行业管理基本原理,具有发现、分析、解决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11.2 熟悉行业项目管理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掌握一定的经济决策方法,具备综合多学科环境进行项目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
12.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12.1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拓展知识和能力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12.2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核心课程
养殖水环境化学、水生动物生物学、水产动物病原生物学、水产药物学、水产动物病理学、水产动物免疫学、鱼病学、水产无脊椎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疾病诊断学、水产养殖学概论。
就业前景
考取水产执业兽医师,从事渔业生产、水族观赏等水生动物疾病防控;生物技术公司从事渔药研发和新型生物制剂开发、推广;高校、科研院所及检验检疫部门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及产品检验、检疫、评价及管理等工作;或攻读水产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