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中医骨伤科学相关知识,满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要求的各项标准,熟练掌握中医骨伤特色诊疗手段,具有独立诊治常见骨伤疾病的能力,熟悉现代骨科各项基本手术操作,能够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骨伤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科研等工作的中医骨伤应用型人才。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知识能力

  一、知识

  1.中医药学与专业知识:系统掌握中医药学经典知识、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特色正骨、筋伤、骨病、创伤急救相关理论;熟悉人体解剖、骨伤科手术学、生物力学相关知识。了解骨伤科学的学术发展动态。本科毕业时达到通过中医执业医师的知识水平;

  2.人文社科: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明礼诚信、尊师重道、关爱患者、尊重和珍爱生命,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知识、医患沟通知识,熟悉国家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规;

  3.自然科学: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精神和分辩真伪的知识储备。

  二、能力

  1.专业技能与应用能力:熟练掌握全面的中医临床综合诊治技能,具有较强的中医理论思维、临床辨证思维和分析能力,能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有处理急、危、重病症的能力。能够使用药物、手法、针刀、手术等方法治疗筋伤病、骨折、关节脱位和骨病等本学科领域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辅助处理骨伤科急、重病证的综合能力。初步具备从事中医骨伤科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能力。毕业时达到相当于中医骨伤住院医师医疗水平;

  2.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熟练运用线上线下多种途径查阅资料,自我监督学习过程和检查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敢于发现现有医学知识和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掌握医学古代语言,能够熟练阅读中医古典医籍。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具备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5.文献检索与科研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对古典医籍、临床各家学术思想及专业文献的研读能力和综述能力。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掌握相关领域科技研究发展动态的能力和结合临床实际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的能力;

  6.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敢于沟通、勤于沟通、善于沟通;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与集体主义思想,在团队协作中敢于奉献、敢于担当,时刻保持谦虚包容的心态。

  三、素质

  1.具有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高的医学临床水准,有意愿、有能力服务于社会;

  2.具有较强的批判思维、严谨的科学思维、开拓的科研创新精神;

  3.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健康的情绪、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

  4.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5.具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精神,能够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积极参与各项劳动实践,并从中汲取力量。

  核心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临床思维训练、临床实践方法学讲座、中医内科病因病机学、中医内伤杂病临床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实践与应用等。

  就业前景

   毕业后能够从事骨伤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各级中、西医疗机构中骨伤学科的临床医疗工作,以及相关临床学科,如:针灸、推拿、康复等的医疗工作;各类医学院中骨伤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上一篇:中医儿科学

  下一篇:中西医临床医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