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 }}

地址:{{universityInfo.address}}

电话:{{universityInfo.uni_tel}}

热度:

  • 主管部门 {{universityInfo.charged}}
  • 院校层次 {{universityInfo.edu_level}}
  • 办学类型 {{universityInfo.uni_property}}
  • 院校类型 {{universityInfo.uni_type}}
  • 所在城市 {{universityInfo.uni_city}}
  • #{{universityInfo.teachers_num}}人

    教师数量

  • #{{universityInfo.students_num}}人

    学生数量

  • #{{universityInfo.recommend_master == 1? '有':'无'}}

    保研资格

  • #{{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无'}}

    设立研究生院

  • #{{universityInfo.national_laboratory}}个

    国家级实验室

  • #{{universityInfo.academician_num}}位

    院士数量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master}}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doctor}}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

  • #{{universityInfo.postdoctoral_station}}个

    博士后流动站

  • #{{universityInfo.esi_rank}}位

    ESI全球排名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江西省唯一公办信息类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学校起源于1956年10月江西省气象局举办的气象干部培训班,1977年设立南昌气象学校,1980年学校归中国气象局管理,2000年划归江西省气象局管理,199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中专。2002年南昌气象学校成为省内首批升格为大专层次的普通高校,并更名为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成为全国首批解放军定向直招士官试点院校。2021年与江西农业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学生。

  学科设置

  学院设7系1院,共开设33个面向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中软件技术专业被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六部委确认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有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其中软件技术专业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财政支持项目。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青云谱校区和共青校区两个校区,共占地71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多人,教职员工500余人。其中15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80余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45.9%,有兼职教师200余人。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2人。

  国际交流

  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加拿大社区学院、日内瓦WMO、韩国全州大学、韩国国立交通大学、西班牙卡塔赫纳理工大学等机构,在师资培训、互派学者、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长期合作。

  基础设施

  学院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有各类实验、实训室73个,其中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等一批能与市场接轨的高水平的实训室;图书馆藏书40余万册,配有多个电子阅览室。学院拥有稳定高速的校园网,出口带宽充足,运行有学院网站及处系网站、数字教学资源库、教务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应用系统。

  近年来,学院又新建多栋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等。校园全方位进行美化亮化改造,校园环境卫生常年保持良好状态。强化了食品卫生安全的量化分级管理,师生就餐环境和餐饮质量大为改善,并获得卫生部门表彰。实行了24小时值班巡逻,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院治安管理

  助学体系

  学院建立院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助学体系。开辟“绿色通道”,帮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就业渠道

  学院突出了办学特色、专业特色,与一批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院坚持产学研结合,开拓就业渠道,形成就业网络,采取“订单式”培养新模式,为教育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创造良好条件,解除了毕业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学院近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上一篇: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篇: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