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 }}

地址:{{universityInfo.address}}

电话:{{universityInfo.uni_tel}}

热度:

  • 主管部门 {{universityInfo.charged}}
  • 院校层次 {{universityInfo.edu_level}}
  • 办学类型 {{universityInfo.uni_property}}
  • 院校类型 {{universityInfo.uni_type}}
  • 所在城市 {{universityInfo.uni_city}}
  • #{{universityInfo.teachers_num}}人

    教师数量

  • #{{universityInfo.students_num}}人

    学生数量

  • #{{universityInfo.recommend_master == 1? '有':'无'}}

    保研资格

  • #{{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无'}}

    设立研究生院

  • #{{universityInfo.national_laboratory}}个

    国家级实验室

  • #{{universityInfo.academician_num}}位

    院士数量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master}}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doctor}}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

  • #{{universityInfo.postdoctoral_station}}个

    博士后流动站

  • #{{universityInfo.esi_rank}}位

    ESI全球排名

  山东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之一,是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深造率平均在38%以上,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1906年2月筹办农林学堂;同年10月招生,定名山东高等农业学堂。

  1907年,清政府核准在山东省济南市建校。

  1913年,更名为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1926年,省立山东大学农学院。

  1928年,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搬迁到青岛市。

  1947年,进入山东省立农学院时期。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山东大学农学院、山东省立农学院、南京大学园艺系、金陵大学园艺系、齐鲁大学农业专修科在济南重组为山东农学院,山东省济南市。同年山东省林业学校与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建校。

  1958年,山东农学院迁址山东省泰安市 (今岱宗大街61号)。同时,泰安农业专科学校并入成为中专部,泰安畜牧兽医学院并入。

  1959年,中专部分出,成为今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部分;畜牧兽医分出,恢复“山东省泰安畜牧兽医学校”(今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1983年,改名为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数字经济、机械电子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环境设计、文化产业管理等。

  学校现有在校生34262人,其中本科生2915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112人,继续教育类学生21532人。现有教职工2522人,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25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全国专业技术杰出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其他国家级领军人才7人;“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1人,泰山人才工程专家60余人,其中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攀登专家5人、特聘专家21人、青年专家1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8人。

  学校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高峰学科”,4个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培育学科;1个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建设学科,4个省一流及培育学科,农林学科连续5年入选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400强,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农村部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农村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科技部、教育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国家小麦育种栽培技术创新基地,1个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7个农业农村部、人社部、科技部、教育部培训基地;3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国际合作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新型智库,1个省级科教基地,5个省级培训基地,1个省级培训示范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协科普教育基地。学校有96个本科专业,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山东农业大学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340.13亩,建筑面积114.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5亿元,图书馆藏书289万册,电子图书177万册。

  学校设有齐鲁学堂、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林学院、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1个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0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5项。建校以来,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印象初、朱兆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山仑、于振文、李玉、李培武,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唐克丽,欧洲科学院院士时玉舫,4位“长江学者”,12位国家杰青等为杰出代表的各类优秀人才26万余人。

  上一篇:山东理工大学

  下一篇:青岛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