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versityInfo.teachers_num}}人
教师数量
-
#{{universityInfo.students_num}}人
学生数量
-
#{{universityInfo.recommend_master == 1? '有':'无'}}
保研资格
-
#{{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无'}}
设立研究生院
-
#{{universityInfo.national_laboratory}}个
国家级实验室
-
#{{universityInfo.academician_num}}位
院士数量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master}}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doctor}}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
-
#{{universityInfo.postdoctoral_station}}个
博士后流动站
-
#{{universityInfo.esi_rank}}位
ESI全球排名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2002年,由武汉工程大学与武汉化院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通信、光电、计算机、自动化、化药、材料、机械、土木,以及艺术、外语、经管等学科专业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面向全国2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1000余名。二十年来,学院已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毕业生,许多已成长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
学院依托省属重点建设高校——武汉工程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秉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和“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校校合作”的办学思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相关专业为办学特色,开办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41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
学院目前拥有两个校区。一是武汉工程大学武昌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虎泉街366号,占地500余亩;二是邮科院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占地200余亩。两校区均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核心地带,直线距离1.2公里,集幽雅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于一体。
学院设有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学院8个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35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比例为90.9%,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83.8%。学院还从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聘请40余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作为客座教授。
学院获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在全省同类高校名列前茅。现拥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流专业、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省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专业等1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本科课程及省级精品资源课程共7门;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5个;国家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课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主持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等省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50余项。
学院注重通过各类学科竞赛以及丰富的课外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化工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大赛、艺术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翻译大赛等各类比赛中,共荣获国家级奖励100余项,省市级奖励200余项。
多年来,学院与世界知名信息通讯企业——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湖北兴发集团等大型企业深度合作办学。邮科院校区集中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技术等邮电通信领域特色优势专业。与兴发集团联合开办“兴发基地班”,采取“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双基地”的“四双”培养模式,每年定向培养100余名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学院还与东风汽车、中国电信、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物产化工集团等200多家国有大中型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与世界知名企业罗克韦尔、达内教育集团在校内共建自动化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与俄罗斯、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等多所国外高校开展校际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