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versityInfo.teachers_num}}人
教师数量
-
#{{universityInfo.students_num}}人
学生数量
-
#{{universityInfo.recommend_master == 1? '有':'无'}}
保研资格
-
#{{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无'}}
设立研究生院
-
#{{universityInfo.national_laboratory}}个
国家级实验室
-
#{{universityInfo.academician_num}}位
院士数量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master}}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doctor}}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
-
#{{universityInfo.postdoctoral_station}}个
博士后流动站
-
#{{universityInfo.esi_rank}}位
ESI全球排名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创建于2002年,是经教育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山西医科大学主办,社会力量参与,以新机制、新模式建立的山西省唯一一所以医学专业为主实施全日制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学院晋祠校区位于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太原——晋祠,绿荫环抱、清静幽雅;晋中校区位于晋中市祁县——毗邻晋商发源地乔家大院,是一所以欧式建筑风格为主的大学校园。学院现有在校生7157人,教职工总数749人,专兼任教师总人数481人,其中,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比86.2%。
【院系设置】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系、护理学系、口腔医学系、预防与管理学系、检验学系、康复治疗学系、影像学系、基础部等八个系部;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等十三个专业。2017年,口腔医学专业获批山西省教育厅省级高等学校本科优势专业建设项目;2018年,护理学专业获批山西省教育厅省级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和扶持项目。
学院招生层次包括普通高考、对口升学和普通专升本三个层次,招生来源以山西省内为主,面向福建、安徽、陕西、湖北等部分省份招生。2019年,学院获批招收国际留学生资格。
【教学实习医院】学院依托山西医科大学的优质资源,先后在山西、北京、天津、新疆等地建立了52所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形成范围广、综合实力强的教学实践基地群。2019年,新增新疆兵团第六师医院为教学医院并举行了挂牌仪式;与大同市第三、第五人民医院、同煤集团总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临床见习、实习以及就业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办学条件】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自建院以来,紧紧以校本部为依托,教学实行统一管理。雄厚的师资队伍,阵容强大的专家团为确保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治学严谨,管理规范,有良好的校风校纪,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学生学习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新世纪、新起点,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正以全新的运行机制、蓬勃的发展态势,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不断开拓创新,含英咀华,志存高远。
【校园环境】学院环境优雅,办学设施完善。晋祠校区园林式的校园风景秀丽,绿茵环绕;晋中校区独特新颖的欧式建筑风格,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院拥有宽敞明亮、配套齐全的学生公寓楼;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及丰富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实训室88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其中,形态学实验室实现了数字化仿真系统教学,建立了断层解剖虚拟实验室,3D立体展示人体结构;机能实验室引进信息化集成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恒温平滑肌试验系统HW200S,无干扰恒温加热兔台;护理实训室购进美国纳斯全无线高级生命支持模拟人,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高级分娩综合技能训练模型等。实践教学逐步向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大数据共享、虚拟现实(VR)等先进教学手段迈进。
【师资力量】学院依托山西医科大学的雄厚师资力量和优质教学资源,建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良好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师资队伍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73.72%。学院拥有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和数支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建设团队,如:国内知名麻醉学专家刘保江牵头的“刘保江麻醉学教学团队”、知名解剖学专家杨桂姣教授组建的“杨桂姣人体解剖学教学团队”,“王明正药理学教学团队”、“白旭华生理学教学团队”、“魏永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鲁仁杰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团队”等。学院拥有完善的人才引进、评价机制和薪酬福利体系,开展教师“暖心工程”、职称晋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育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学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员由涵盖各学科专业的专家教授组成,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019年,学院5项教改项目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立项;21项大创项目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近三年,共计发表各级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参编、主编教材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