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 }}

地址:{{universityInfo.address}}

电话:{{universityInfo.uni_tel}}

热度:

  • 主管部门 {{universityInfo.charged}}
  • 院校层次 {{universityInfo.edu_level}}
  • 办学类型 {{universityInfo.uni_property}}
  • 院校类型 {{universityInfo.uni_type}}
  • 所在城市 {{universityInfo.uni_city}}
  • #{{universityInfo.teachers_num}}人

    教师数量

  • #{{universityInfo.students_num}}人

    学生数量

  • #{{universityInfo.recommend_master == 1? '有':'无'}}

    保研资格

  • #{{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无'}}

    设立研究生院

  • #{{universityInfo.national_laboratory}}个

    国家级实验室

  • #{{universityInfo.academician_num}}位

    院士数量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master}}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doctor}}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

  • #{{universityInfo.postdoctoral_station}}个

    博士后流动站

  • #{{universityInfo.esi_rank}}位

    ESI全球排名

  哈尔滨金融学院坐落于冰城哈尔滨,始建于1950年,历经东北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干部培训班、中国人民银行齐齐哈尔干部学校、黑龙江银行学校、哈尔滨金融专科学校、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等几个历史时期,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我国第一所金融类高等专科学校。原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后,改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10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哈尔滨金融学院

  学院现占地面积65.8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2万平方米。电子资源395万余册,已初步形成文献种类齐全、金融特色突出的馆藏资源体系。建有142个多媒体教室、48个各类实验室、7个语音室、80个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条件达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校园网万兆骨干,出口带宽1.1G,信息点7397个,应用服务20多项。校舍、文体活动场所以及生活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充分满足师生需要。

  具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724人,其中,专任教师439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23人、硕士学位教师390人、在读博士33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教师76人,副高职教师110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

哈尔滨金融学院

  学院现有在校生万余人,设有11个教学单位,拥有涵盖经、管、文、法、工五个学科门类的23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信用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和财务管理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金融工程保险学、审计学、知识产权和财务管理5个院级重点专业,2020年获批省内首个金融科技专业。学院拥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学院自主建设在线开放课程9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先后被授予“教育部教改重点课题研究与管理先进集体”“教育部职教教改重点课题研究与管理先进集体”“黑龙江高校课型课题研究与管理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院重视并致力于提高科研学术水平。近五年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67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190项,出版专著116部,公开出版教材231部,获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项。学院的《金融理论与教学》,是全国创刊较早的金融期刊之一,国内外公开发行,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设有“黑龙江自贸区研究中心”“会计与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普惠金融研究中心”等13个科研机构,先后成立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黑龙江省投资理论研究会、省级学术平台黑龙江省金融理论与创新研究学术交流基地。

  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为国家培养6万余名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就职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毕业生综合评价称职率在95%以上,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金融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金融类专门人才,被誉为“金融家的摇篮”、东北地区金融人才的“黄埔军校”。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美国开展联合办学,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都有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上一篇:哈尔滨体育学院

  下一篇: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