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 }}

地址:{{universityInfo.address}}

电话:{{universityInfo.uni_tel}}

热度:

  • 主管部门 {{universityInfo.charged}}
  • 院校层次 {{universityInfo.edu_level}}
  • 办学类型 {{universityInfo.uni_property}}
  • 院校类型 {{universityInfo.uni_type}}
  • 所在城市 {{universityInfo.uni_city}}
  • #{{universityInfo.teachers_num}}人

    教师数量

  • #{{universityInfo.students_num}}人

    学生数量

  • #{{universityInfo.recommend_master == 1? '有':'无'}}

    保研资格

  • #{{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无'}}

    设立研究生院

  • #{{universityInfo.national_laboratory}}个

    国家级实验室

  • #{{universityInfo.academician_num}}位

    院士数量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master}}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doctor}}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

  • #{{universityInfo.postdoctoral_station}}个

    博士后流动站

  • #{{universityInfo.esi_rank}}位

    ESI全球排名

  黑龙江财经学院是2008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一所以经管学科为主,经、管、工、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区域和行业,面向全国,重点服务龙江,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及提供应用技术和智力支持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历史沿革。学校始建于1999年4月,是由黑龙江德强实业集团投资、经黑龙江省教委批准成立的(中外合作)哈尔滨德强专修学院。2000年2月与黑龙江商学院合作成立民办二级学院,更名为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务学院,同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2001年11月随隶属院校黑龙江商学院与黑龙江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哈尔滨商业大学,更名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商务学院;2003年7月更名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确认为独立学院;2008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黑龙江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2013年4月更名为黑龙江财经学院

  发展战略。学校确立了“三步走”发展目标,即“十三五”期间,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提升内涵、迈上台阶,建成合格的民办应用型财经大学;到2025年,建成有特色的成熟的民办应用型财经大学;到2030年,建成专业名师汇聚、创新人才涌现、办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社会贡献凸显、国内有影响并位居全国前列的特色鲜明的一流民办应用型财经大学。

黑龙江财经学院

  办学条件。学校位于北国名城哈尔滨新区大学城,校园占地面积705014.0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5770.78平方米。固定资产6.92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694.69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22.7054万册、电子图书294.01万册、电子期刊32.1423万册、学位论文433.0762万册。建有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65个,校外实习基地120个。校园网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出口带宽1.4G,信息点8635个,应用服务60多项。校舍、文体活动场所以及生活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充分满足师生需要。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管理学院、财经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军事教学部10个教学单位。开设了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艺术学6个学科门类的33个本科专业,有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重点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4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2252人。

  教师队伍。学校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呈现“橄榄型”发展良好趋势,初步建成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25人,自有专任教师335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48.4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92%,“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34.02%。

  人才培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学以来,培养本专科毕业生37542人。社会声誉好,生源充足,以黑龙江省为主、面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毕业生以素质高、能力强、工作踏实、吃苦耐劳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科学研究。学校围绕区域行业发展需求和传统文化传承开展科学研究,成立了钱币经济研究中心、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满绣艺术研究中心等8个研究中心。“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89项、校级课题101项,公开发表论文近1500篇,主编出版教材著作37部,获得专利86项,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65项。创办校刊《财经教育与研究》,刊发文章168篇。

  产学合作。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构建“校系同建、一系多院、多元培育、虚实结合”产业学院模式和“嵌入式”“订单式”“冠名班”“大师工作坊”等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好趋势。

  上一篇: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下一篇:哈尔滨石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