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新能源材料工程技术人员,能够从事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加工、制造、维护及零部件装配、调试、检测与质量检验,新能源材料加工生产现场管理,新能源产品试验,新能源产品维修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

  知识能力

  1.机械工程材料:学习机械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能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初步合理选择材料的基础。学习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各种热处理,会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用途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 学习机械工程材料种类、牌号和应用,能合理选用工程材料。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初步认识材料的性能、了解晶体结构、掌握铁碳合金相图、掌握常用材料的牌号及其用途,并能够合理选择热处理方法。掌握金属材料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选材和热处理工艺制定打下一定的基础。

  3.金属材料焊接:结合具体材料掌握一些基本的焊接材料的选择,熟悉常用材料的焊接性,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焊接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材料焊接性的基本概念及焊接性的评价方法。

  4.材料成型原理:对材料的凝固成形、焊接成形等近代材料成形技术中共同的物理现象、基本规律及各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分析问题的方法加以阐述,使学生对材料成形过程及原理有深入广泛的实质性理解,为后续的成形技术具体工艺方法、设备控制等课程的学习,为开发新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分析和解决成形过程中的质量缺陷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5.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够熟练地掌握几种常用测试方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并能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处理解释。掌握X射线衍射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学习电子光学基础,掌握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6.金属材料学:掌握金属材料的成份、组织结构及性能三者间的关系,金属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原理和规律;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以及其与合金化的配合;掌握各类铸铁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特点。

  核心课程

  机械原理、材料概论、机械工程材料、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材料成型原理、新能源材料、现代材料测试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学。

  就业前景

  主要面向电力生产、转化、消费消耗工程与自动控制行业,在机电产品、设备、电子器件、智能仪器仪表岗位群,从事节电产品设计,节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节能工程预算、生产、检测、营销等工作。

  上一篇:节电技术与管理

  下一篇:钢铁智能冶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