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测控工程

  培养目标

  智能测控工程专业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即掌握坚实的信息感知 与处理、电子技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基础理论与方法,电子信息类测控设备与系统、智能感知系统、 信息物理系统等设计与工程实践的专业知识。培养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交叉学科知识,具 有优良品德、执着信念、家国情怀,尊重社会价值,恪守工程伦理道德,具有沟通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 国际视野,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具备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研究人才和能够引领未来电子信 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杰出人才。

  智能测控工程专业

  知识能力

  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相关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应用数学、物理、计算机、信息感知与处理、测控原理及人工智能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借助文献辅助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和分析论证,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 够给出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特定需求进行电子信息类测控设备与系统、智能感知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系统设计、试验方法分析、完成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处理、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具有信息获取能力,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和使用信息获取工具;能够合理地选择技术开发工具和资源,运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开发、仿真及验证过程中,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基于电子信息类测控设备与系统、智能感知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等设计与工程实践的相关背景知识,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可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带来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解智能测控与环境、社会的关系,能够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良品德、家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并适应职业发展。

  9.个人和团队: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和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10.沟通: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

  流。

  11.项目管理: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以及创新创业实践中加以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追踪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动态,具备不断学习及适应发展的能力。

  核心课程

  电子测量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智能感知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基础、测控系统原理及应用、试验理论与方法。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从事新能源(风、光、水、潮汐、低热、生物质等)高效利用技术、输变电技术、微电网技术、电机与运动控制、电动汽车、电源与电力电子装置、电能存储与网络智能优化调度等方面装置研发、系统集成与维护等工作,或相应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

  上一篇:柔性电子学

  下一篇:自动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