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育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严谨求是的学风、强烈的社会担当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胜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或从事治国理政实务工作,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知识能力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经典文献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

  2.系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熟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深入掌握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理论与实践,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3.广泛学习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学习中外通史、中外思想史,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自然科学概论、中华文化概论等,具有宽阔的学科视野、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强烈的交叉创新意识和综合创新能力。

  4. 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及以上外语,具备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能够撰写论文英文摘要,阅读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外文文献,了解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熟悉国际学术交流的基本规范。

  5. 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尊师重教,维护公序良俗,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诚信乐群。

  6.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理论创新意识,严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具备求真探索精神和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

  核心课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导论、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重要问题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导读。

  就业前景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学校,学院的政治教育。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党政部门、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

  下一篇:治安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