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互联网、物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注重农业智慧生产、作物信息学、智能装备、农业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等知识能力的训练,培养具有“三农”情怀、良好的理学基础和人文素养、能够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管理知识与农学有机融合,能胜任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智慧农业专业

  知识能力

  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一懂两爱”的情怀,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具有良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和科学精神,熟悉农业法律法规与政策;

  4.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和科学思维能力,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本专业领域现象和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并形成解决方案;

  6.具有审辨思维,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农业科学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并独自提出个人见解;

  7.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够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在创新创业活动中付诸实践;

  8.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9.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并在跨文化背景下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

  10.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不断学习与适应发展的能力。

  核心课程

  作物生产学、作物育种学、植物保护学、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大数据框架与模式、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生物统计学、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模式识别、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农业遥感、农业生产机械化、物联网工程、电气控制基础与可编程控制器、农业推广学。

  就业前景

  智慧农业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就业市场前景十分光明:毕业生可在现代农业、智能装备、无人机植保、农业物联网、农业保险、智慧农场、农产品供应链、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政府、事业单位和新兴企业中高质量就业;也可考取农学门类、信息技术类、机械工程类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上一篇:园艺教育

  下一篇:菌物科学与工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