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学工程
培养目标
智能医学工程紧密围绕新兴智慧医疗产业的发展需求,按照医-工融合的思路,重视医学 与工程学的交叉融合,布局规划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是致力于保 障人类健康的一个具有高度交叉性的特色新兴学科。本专业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应用技术型大 学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合作的双导师培养模式,并采用“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培养 新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与智能医学工程相关的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 及大数据等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工程技术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智慧医疗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可为健康医疗产业输送富有创新与敬业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知识能力
1.具有爱国敬业精神、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具备从事智能医学工程相关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医疗)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3.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具备工程学(电子、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的知识和应用能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智能医学工程专业
4.具有智能医学工程领域的基本研究能力、医工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
5.了解智能医学工程领域的产业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6.具有较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外语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合作与竞争能力;
7.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能在多学科团队合作中承担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8.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
核心课程
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体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创造与改变、思维创新与开发、创业者的成长之路、创新创业及素质教育实践等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国家规定开设。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基础医学、生理学、诊断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电子电路基础、人工智能概论、数据结构、人体解剖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医学信号分析与处理、脑与认知科学概论、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智能人机交换技术、智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医学电生理、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疗健康数据分析等。
就业前景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既能在大型综合性医院中从事医疗方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又能在高校、研究院所、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医疗相关企业中从事研发及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