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舞蹈编导能力,着力培养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知识能力
1.基本专业能力: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表演、编创、研究、传播、教学等基本专业能力;培养从课堂、书籍、媒体、网络等一切可能的途径获取知识的习惯与能力;锻炼在演出、观摩、研讨、讲座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对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并转化为自身的学养。
2.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对艺术作品的品质、学术成果的价值等形成基本的鉴别能力;对艺术发展的状况与趋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够对比自身学习的目的、方法、成效、方向等进行自觉的借鉴与判断。
3.艺术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把课堂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转化并运用其中获得的知识;在知识和技能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体现创造性的思维,并积极进行创新尝试;能够对艺术实践和艺术创新进行思考、设计、策划和总结,并通过实践活动、文字、话语等方式进行交流和表达。
4.舞蹈学理论:掌握基本的中外舞蹈历史知识和一定数量的优秀中外舞蹈家与作品。掌握某一舞蹈表演领域各历史时期的风格流派,并对本领域之内的发展动向有一定了解。理解世界舞蹈文化多样性。
5.舞蹈编导理论:能够运用相关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编导专业理论,独立分析、判别新作品。掌握对作品的肢体、配乐、舞美等舞蹈作品分析能力,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舞蹈编导中的基本问题。
6.科研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利用现代设备进行工作和科研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
7.教学能力:了解并初步掌握舞蹈教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群艺馆、文化馆等单位担任舞蹈教师。在群众日常舞蹈文化生活场所或社区、社团等从事舞蹈表演或组织管理的舞蹈工作者。
8.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所从事的舞蹈事业,具有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9.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现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艺术素养、人文修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0.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够较好的适应技能学习、演出、排练等专业培养要求。能够通过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核心课程
芭蕾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史论、现代舞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舞蹈编导基础理论
就业前景
专业表演团体、艺术团、学校、科研单位、演艺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