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专门针对农村学生推出的一项优惠政策。其目的是让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的农村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进入重点高校。招生的院校主要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每年的招生计划不少于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什么是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报名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 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的户籍,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也须具有当地户籍。

  3. 在户籍所在县的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高校专项计划的优点

  1. 倾斜教育资源:高校专项计划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使得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有更多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这对于农村地区的优质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2. 降分录取:虽然高校专项计划不是直接降分录取,但由于报名条件的限制和择优录取的方式,实际录取时的分数要求往往比普通考生低。这对于农村考生来说,竞争压力较小,大部分重点高校可以实质性地降分30-60分,有的甚至只要过了一本线即可录取。

  高校专项计划的缺点

  1. 专业选择有限: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专业多为基础学科和相对冷门的专业,虽然可以降低录取分数,但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可能不如热门专业好。

  2. 报名限制:考生一般最多只能报考6所高校,而且有些高校对报名有额外的限制。例如,部分高校规定考生一旦报考了该校的专项计划,就不能再报考其他高校的类似计划。

  3. 特殊要求:部分高校可能会要求专项计划的学生在毕业后回到生源地或农村基层工作,签署相关协议。这些岗位的工作条件可能比较艰苦,待遇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高校专项计划为农村学生提供了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但考生在报考时需要综合考虑专业选择和可能面临的就业条件,并充分了解各高校的具体要求。

标签Tags:

  上一篇:高职院校专项计划是什么,高职院校专项计划报名条件?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