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 }}

地址:{{universityInfo.address}}

电话:{{universityInfo.uni_tel}}

热度:

  • 主管部门 {{universityInfo.charged}}
  • 院校层次 {{universityInfo.edu_level}}
  • 办学类型 {{universityInfo.uni_property}}
  • 院校类型 {{universityInfo.uni_type}}
  • 所在城市 {{universityInfo.uni_city}}
  • #{{universityInfo.teachers_num}}人

    教师数量

  • #{{universityInfo.students_num}}人

    学生数量

  • #{{universityInfo.recommend_master == 1? '有':'无'}}

    保研资格

  • #{{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universityInfo.post_graduate:'无'}}

    设立研究生院

  • #{{universityInfo.national_laboratory}}个

    国家级实验室

  • #{{universityInfo.academician_num}}位

    院士数量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master}}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

  • #{{universityInfo.first_level_doctor}}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

  • #{{universityInfo.postdoctoral_station}}个

    博士后流动站

  • #{{universityInfo.esi_rank}}位

    ESI全球排名

  红河职业技术学院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2月24日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国家公办大学,红河州人民政府主办、业务接受云南省教育厅指导的高职学院。

  一、基本情况

  学院位于红河州州府所在地蒙自市红河州职教园区,校园占地545亩,校舍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建有综合大楼、图文中心、活动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教学楼、实训楼、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等高标准的基础设施。

红河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68名,专任教师数16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数126人。学院目前开办18个专业,分别是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会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铁)、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陶瓷设计与工艺、跨境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应急救援技术(消防)、医学美容技术、运动训练、美容美体艺术、烹饪工艺与营养、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建造技术、畜牧兽医。目前学院共有全日制学生数6770人,其中高职专科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5638人,附设中职班在校生数1132人。

  二、办学特色

  一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红河职业技术学院初设之际,就制定了“明德至善 多元贯通”的校训、“笃志博文 德技双馨”的校风、“敬业厚生 品行双范”的教风、“乐学擅习 身心双健”的学风,建成“省内外有影响、云南有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院。

  二是办管分离,统一管理。2021年1月19日,红河州人民政府出台《关于红河州职教园区集中统一管理暂行办法》,学院按照“办管分离、中高一体、统分结合、协同配合、各记其功”的原则,下设12个二级学院,覆盖园区学校开设专业。

  三是中高职贯通,一盘棋发展。通过“3+2”分段培养的合作办学模式,与园区的州农校、州财校、州民族师范合作,发挥红职院办学优势,统筹引领全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调整,使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红职院的专业设置尽可能对口衔接,打通中职到高职的“无障碍衔接”通道,打破生源保护壁垒,让园区和各县市职业中学的学生通过“3+2”、5年制大专、“职教高考”等方式进入红职院学习,整体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学历,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实现全州职业教育一盘棋思想。

  四是“专业群”建设,一体化办学。设立12个二级学院,每个二级学院对应一个专业群建设,中专、大专一体设计,优化师资、实训设备等资源配置,着力解决专业小、散、弱的问题,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推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把专业建在产业上、企业里,打造高水平专业群。设立12个专业群,即学前教育专业群、紫陶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体育运动专业群、消防应急专业群、农林牧渔专业群、建筑工程专业群、交通运输专业群、汽车工程专业群、财经商贸专业群、公共服务专业群、大健康专业群。通过专业群建设,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及时应对产业调整快速化、生源类型多样化、学习需求个性化、教学边界模糊化等多重挑战。

  五是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与行业联合、与企业联盟、与园区联结,通过引企进教、引产入校,建设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实践专业(项)共建,推进工学一体、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技术人才。

  一年来,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比赛,参加2021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十名;参加2021年云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荣获一等奖一名。

  上一篇:曲靖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篇: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