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

  培养目标

  通过4年学习,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身心素质教育,初步掌握生物学、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当代生物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科技开发和行政管理能力;为有志于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训练。

  古生物学专业

  知识能力

  1.掌握生物学、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2.了解当代生物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3.掌握古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4.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科技开发和行政管理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交流沟通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归纳、整理、分析、设计、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核心课程

   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进化论、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微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演化生物学、古生态学与古环境分析、基础分子生物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脊椎动物进化史、古植物学及孢粉学、近代地层学、古海洋学与全球变化、结晶学与矿物学、普通岩石学、物理沉积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海洋地质学、自然资源概论、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博物馆学概论。

  就业前景

   古生物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研究与教学或教辅人员;古生物及其它自然类博物馆、国家及省市自然保护区及地质公园的科研或管理人员;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化石管理人员;石油、煤炭及地质调查等部门的研究、实验人员等岗位。目前,我国古生物学科人才队伍严重萎缩,新老交替的人才断层问题特别严重,后备人才明显不足,很多地勘单位更是出现了“无人能做古生物工作”的尴尬局面。因此,培养和保持一支与国家建设、国际前沿研究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古生物学专业人才队伍,更好地为地质找矿服务,已成为重要问题。

  上一篇: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下一篇:生物科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