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地学信息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响应、数字地球、玻璃地球与智慧城市、交通运输、国防军事、航空航天、水利水电等高科技领域从事空间信息相关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也能够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知识能力

  (1)工程知识:能掌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涉及的数理基础、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领域业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将其应用到空间复杂工程实践中。

  (2)问题分析: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的问题分析能力。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根据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复杂工程问题的需求确定基本思路和方案,能够在社会、文化、经济、法律、安全以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信息化、智慧化技术等论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能够针对地学相关行业及业务特定需求、设计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解决方案,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融合专业知识结构,掌握扎实的空间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针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产生新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具备解决空间信息分析、表达与应用问题能力。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充分运用现代通讯传输设备、数字设备、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处理,能够设计(开发)针对复杂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或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复杂问题的工程实践对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能够将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现于解决方案。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项目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项目申请书、报告和软件文档、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复杂问题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12)终身学习: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通过不断学习适应发展需要。

  核心课程

   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操作系统、数字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网络管理、离散数学、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网络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基础、卫星通信、电子测量技术、数字测图、GPS定位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就业前景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信息和通信系统、数字化国土、数字化城市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工作,也可以政府管理部门、军事、经济、科学研究部门从事系统管理工作,就业去向是国内IT企业、电信运营商及科研院所,同时可以选择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为深造学科。

  上一篇:智能科学与技术

  下一篇: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推荐阅读